2015年4月29日 星期三

訓練日誌 2015/04/016-19:逝去的環花東

        過去十年,每年四月這一周的星期四,我的訓練就會進入調整與恢復的課表,為的是準備迎接一年一度的環花東自行車大賽。今年競賽組沒了,因為很多的因素...,只剩下挑戰組。台灣唯一的業餘自行車長途多日賽,至今15個年頭,畫下句點,逝去的僅能憑弔。
        星期天(4/19),我沿著過往花東賽第二的路線(台九線,台東到花蓮)騎到選手稱茶壺坡的舞鶴台地,在那裏與朋友會合,替路過的挑戰組騎士加油,再騎回池上,轉197縣道回到台東,共計208KM。去程做了3次的40分鐘zone3、4交界的訓練。因為專心於訓練,所以無暇與沿途的車友們打招呼。回程就沿路輕鬆的有氧騎乘,沿路見到一群、一群的小集團,我握拳大聲的為他們加油,他們也熱情的回應。雖然只是挑戰活動,但看著集團穩定、協調的一路向前。想著:15年前第一屆花東賽時,那時的我應該都沒如此穩定的騎乘能力與經驗。單車活動盛行了,騎士們的水準提升了,比賽的環境卻沒有與時俱進的萎縮了。
花東美景依在,明天會更好的盼望也依在。



  

2015/04/16

訓練:動態恢復、有氧

訓練時間:

晨間訓練:50分鐘
主要訓練:1小時32分

訓練路線:室內、訓練台

總爬升:0公尺

訓練內容:

晨間訓練:動態恢復
主要訓練:zone 1-2, 70-90rpm, 1.5小時

訓練狀態與結果:

        LT的訓練已經到第三週了,累積的疲勞越來越多,覺得雙腳越來越沉,今天的兩次的練習,覺得雙腳越趨沉重,迴轉已踩不出來,總要花上30分鐘以上的時間來熱身才可以進入狀態。

2015/04/17

訓練:有無氧混和

訓練時間:

晨間訓練:50分鐘
主要訓練:1小時30分

訓練路線:室內、訓練台

總爬升:0公尺

訓練內容:

晨間訓練:動態恢復
主要訓練:3趟,8分鐘,Zone 3、5,交叉訓練

訓練狀態與結果:

         3趟都騎到目標了,過程雖然還是很累,但有比上一次更能掌握,更撐得住,這是好的現象,我的狀態在持續的攀升中。
        身體的疲勞感越來越強烈了,訓練檔案傳到WKO+,上面顯示的狀態也這麼樣告訴我。

2015/04/18

訓練:LT

訓練時間:

主要訓練:3小時31分

訓練路線:東197,59.5-54K

總爬升:1918公尺

訓練內容:

主要訓練:7趟,8-15分鐘,Zone 4、 5

訓練狀態與結果:

        訓練前身體的疲勞感很強,花了很長的時間熱身,讓狀態逐漸提升。縱然如此,今天所有的鍛鍊,每一趟都達到了105-110%FTP的水準。
鉛筆越削越尖了,要越來越小心,一不小心會削斷的。

2015/04/19

訓練:FTP

訓練時間:

主要訓練:7小時05分

訓練路線:台九線台東~舞鶴台地北回歸線碑

總爬升:1578公尺

訓練內容:

主要訓練: 3趟,40分鐘,Zone 3-4交界

訓練狀態與結果:

        昨天訓練時,因為下雨,車鞋淋濕了,今天穿了一雙比較少穿的,鞋型與鞋底的扣片位置和平常穿的有些微的差異,我發現必須踩得更深一點才能做出要的數據。
        3趟的訓練,第二趟最佳,第一趟最不好,而且沒有達標。TSS來到了315,看來明天是好好休息了。至目前為止,每一次的訓練掌握度越來越好,數據有愈趨穩定,這一周的TSS累積到了1233,所以下周的訓練量會減少,但是會把強度在些微拉高。

        

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

訓練日誌 2015/04/13-15:底還要多久


        早上起床,訓練前照著鏡子,看著自己,捏捏腰側的脂肪,擰擰腹部的脂肪。比起前一陣子,已經瘦了許多,但能不禁想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問題出在哪裡?還要多做多少才可以達到目標體重?要做多少才可以像之前一樣?接著站上體脂計,嗶!!一聲響~看著上面交替閃爍顯示的數字,我的第一想法通常是:壞了、不準了,是不是要換一個新的,更高階準確的?然後才是默默的接受這是個事實,低著頭走下體脂計,跨上單車,開始晨間訓練。

2013年的樣子...要瘦到這樣到底還要多久
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與纖維的一餐
自己越來越會弄吃的,吃飯越來越享受,一不小心總會過量

2015/04/13

訓練:動態恢復、有氧

訓練時間:

晨間訓練:50分鐘
主要訓練:1小時38分

訓練路線:室內、訓練台

總爬升:0公尺

訓練內容:

晨間訓練:動態恢復
主要訓練:zone 1-2, 70-90rpm, 1.5小時

訓練狀態與結果:

        晨間訓練,坐著輕鬆的動態恢復,感覺肌肉身體的狀態覺得還不錯,但是到了下班後主要訓練,就深深的感受到無力與深層的疲勞。

2015/04/14

訓練:有無氧混合

訓練時間:

晨間訓練:50分鐘
主要訓練:1小時40分

訓練路線:室內、訓練台

總爬升:0公尺

訓練內容:

晨間訓練:有氧
主要訓練:

訓練狀態與結果:

        越來越能掌握這樣的訓練,縱然過程中還是覺得非常累,但還是代表著身體已經開始適應這一個區間的刺激與這一個訓練方式。數據上的表現也都達到預設的要求,如果下一周還是如此,我應該要做些改變,將訓練強度提高,或是改變刺激。

2015/04/15

訓練:LT

訓練時間:

晨間訓練:50分鐘
主要訓練:2小時50分

訓練路線:室內、訓練台

總爬升:0公尺

訓練內容:

晨間訓練:有氧
主要訓練:6趟,8-15分鐘, Zone 4-5

訓練狀態與結果:

        前五趟都達到了Zone 5,第六趟在Zone4與5的交界,這是很好的現象,周末我會試著將強度在拉高一些。如果之後的4次LT訓練都能維持這樣的表現,接下來五月初泰國的比賽TOF是可以期待的。

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訓練日誌 2015/04/11-12:像機器一般與野百合

        這也許就是我一直覺得的"專注"使然,日積月累鍛鍊所得的成效:戶外練習的關係,所以迴轉無法像在訓練台那麼一致,但是功率到是還維持得很好,五趟的訓練NP與AP都只差1瓦,像機器一般,開關按下就開始動作至時間結束而後停止。
        金針山上的野百合開了,雲霧、水氣中的的野百合很美,這一段時間在這邊訓練是很享受的。不過,前提是你得適應、喜歡在雨中訓練,因為常常會有飄雨情形。

2015/04/11

訓練:LT
訓練時間:3小時02分
訓練路線:東197縣道54-59.5K
總爬升:1594公尺
訓練內容:5趟,8-15分鐘,Zone 4-5
訓練狀態與結果:

      共五趟訓練,比星期三多了一趟,預計下一次要推到六趟。五趟皆達到設定功率,因為戶外練習的關係,所以迴轉無法像在訓練台那麼一致,但是功率到是還維持得很好,NP與AP都只差1瓦。

2015/04/12

訓練:FTP
訓練時間:5小時11分
訓練路線:金針山
總爬升:2780公尺
訓練內容:2趟,45-50分鐘,Zone 3-4
訓練狀態與結果:

        在不看功率的情況下,以自己的負荷感騎乘。第一趟太慢了,第二趟調整後騎出今天最佳的數據,加碼做了第三趟,在可有可無的情況下,後半段路程才認真地騎,才將平均拉近預設的目標區間內。


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

訓練日誌 2015/04/07-10:厚實基礎,別急躁、別急躁!!

        5周的最大攝氧量訓練告一段落,本周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訓練的重點會回到LT與FTP的區間進行鍛鍊,厚實基礎。我喜歡這個區間的鍛鍊,因為開始這一個階段的訓練時,就代表身體已經可以承受較高壓力鍛鍊,狀況也會越來越提升。要怎麼描述那種感覺?是那一種,強度很高,覺得很累,但是可以撐得住。每一次的訓練後都會有被榨乾的感覺,但可以感覺到身體明顯的渴望繼續往上攀升的盼望。就是這樣的感覺,讓我既期待又覺得猶豫。另外,身體的脂肪已經明顯的減少了許多,但體重沒太多的下降,還是不斷地告訴自己:別急躁、別急躁,現在還不是重點。

2015/04/07

訓練:有無氧混和
訓練時間:

晨間訓練:50分鐘
主要訓練:1小時22分

訓練路線:室內、訓練台
總爬升:0公尺
訓練內容:

晨間:有氧
主要:3趟,8分鐘,Zone 2 + 5

訓練狀態與結果:

        3趟完全達標,做的時候很累,都覺得下一趟會做不完,可是下一趟還是做完且做到。

2015/04/08

訓練:LT
訓練時間:

晨間訓練:50分鐘
主要訓練:2小時10分

訓練路線:室內、訓練台
總爬升:0公尺
訓練內容:

晨間:有氧
主要:4趟,8-15分鐘,Zone 4-5

訓練狀態與結果:

        4趟,我像機器人一樣,4趟每一趟功率幾乎一樣,而且每一趟的標準化功率和平均公路都只差1-2W。比預期的還要好,都達到了設定的目標。

2015/04/09

訓練:動態恢復、有氧

訓練時間:

晨間訓練:50分鐘
主要訓練:1小時30分

訓練路線:室內、訓練台
總爬升:0公尺
訓練內容:

晨間:動態恢復
主要:Zone 1-2, 80-100rpm

訓練狀態與結果:

        這是預期中的狀態,但沒有想到這麼的嚴重,雙腿一職在吵著要休息,我很努力地督促他們繼續轉動,完成今天的課程。

2015/04/10

訓練:有無氧混和

訓練時間:

晨間訓練:55分鐘
主要訓練:1小時32分

訓練路線:室內、訓練台
總爬升:0公尺
訓練內容:

晨間:有氧
主要:3趟,8分鐘,Zone 2 + 5

訓練狀態與結果:

        前天訓練疲勞到今天都還沒完全恢復,3趟都只達到低標。看來星期天訓練結束得去做深層的放鬆按摩了。

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訓練日誌 2015/04/03-6:四天連假


        四天的清明連假,天氣大好,郭大哥與小彬來台東騎車,4/4我們騎南橫,一起從台東出發,差別是我騎車,他們開車到海端與天龍飯店,再騎上去。這一天我在近南橫公路後,有3趟20分鐘的課表要做。第一趟還沒做完,就追上郭大哥了,進入霧鹿峽谷開始爬坡後開始第二趟20分鐘,做不到5分鐘,就發現前方塞住了,原來是前面道路施工,每50分鐘放行10分鐘。於是一行人又回頭到天龍飯店休息,等待放行後再繼續行程。過了施工路斷後,我重新開始3趟的20分鐘,做完後差不多到了向陽,同時也已筋疲力盡,還好今天有車,我不需要如平常一樣,再騎100KM回家。

        回想剛開始騎車時,那時騎南橫是一件大事,一群人要幾個月前事先計畫,安排好所有的交通、補給。到了當天,一大清早起床,搭車出發到海端,然後開始騎。第一次我用了四個多小時,騎上去之後彷彿像是完成了一件偉大的事一般,心中有萬分的成就。近幾年,我一樣是用四個多小時到向陽,不同的是以前由海端出發,現在是從台東市出發。明天要騎南橫,跟去騎利嘉林道是一樣的,只是時間長一點。一個人上午八點出發,中午就在山頂了,下午3點多就回到家了。騎南橫這樣等級的大山還是很累人,但是已經由大事件轉變為訓練環節中的常態:2013年在準備KOM,曾經有連續三周都騎那呢!
        這樣的回顧,才懵然發現自己在十年間有多大的成長,而短時間內一天接著一天的檢視,實在無法發現自己有多大的改變。
進步總是那麼一點一滴。


2015/04/03

訓練:最大攝氧量
訓練時間:2小時53分
訓練路線:東197縣道,54-59km處
總爬升:1253公尺
訓練內容:6趟,4-6分鐘,Zone 5以上
訓練狀態與結果:

        這一階段最後一次的Vo2Max 訓練,因為前天的訓練狀態不佳,讓第一趟騎的有點保守,只有達到低標,太輕鬆了。接著後面的五趟,都達到了高標。帶著滿意疲憊的心回家,準備迎接客人。

2015/04/04

訓練:FTP
訓練時間:4小時07分
訓練路線:台東-南橫向陽
總爬升:2631公尺
訓練內容:3趟,20分鐘,1趟,30分鐘, Zone 4
訓練狀態與結果:

        因外在因素中斷訓練是最令我覺得懊惱的,因為道路施工的關係,被迫停下來約50分鐘。不過因為停下中斷,我決定重新開始3趟20分鐘訓練,並且在最後一個20分鐘再加碼十分鐘,到向陽結束,所以這一天共做了3趟20分鐘,1趟30分鐘。最後一趟的,因為海拔的關係所以達不到Zone 4。前面的三趟很累,但是都可以達成設定的目標,尤其是每趟剛剛開始的2分鐘,感覺特別的痛苦。

2015/04/05

訓練:FTP
訓練時間:3小時34分
訓練路線:利嘉林道
總爬升:2000公尺
訓練內容:3趟,30-40分鐘,Zone 3-4
訓練狀態與結果:

        雙腿像是可以擠出檸檬汁一般,酸得要命,因為昨日南橫的訓練疲勞的還揮之不去。不過,酸歸酸,三趟都還是達到設定的目標功率,但是迴轉的部分就無法達到要求,是以稍重的齒比完成。

2015/04/06

訓練:全休息日
今天行程:

東海岸一日遊,吃吃喝喝的行程。






2015年4月16日 星期四

訓練日誌 2015/04/01-2:專注

        「六趟的訓練,沒有一次達到設定的目標,是摔車的緣故?可是最後二趟的數據,做出今天訓練最佳,且最後一趟幾乎達標。所以無法達標,真的是摔車受傷造成的?還是心態使然?」以上,是我4月1日訓練結束後寫在WKO+ 裡的訓練備註。
        每一趟的訓練,總是在最開始的頭兩分鐘就會感受到非常的難捱了,所以我必須專注在訓練裡,時間、迴轉、功率、呼吸...,同時又必須把注意力從訓練移開,才能感受身體的哀號而對之置之不理,如此可以完成設定的目標。絲毫不能有任何的懸念,些微的雜念會如連鎖反應般,擴大、蔓延,最終導致無法完成訓練。
        每一次的訓練都是我專注的修練。

2015/04/01

訓練:最大攝氧量
訓練時間:

晨間訓練:50分鐘
主要訓練:1小時47分

訓練路線:室內、固定式訓練台
訓練內容:

晨間訓練:有氧
主要訓練:6趟,6-4分鐘,功率區間:ZONE5以上

訓練狀態與結果:

        六趟的訓練,沒有一次達到設定的目標。訓練後檢討:其實受傷並無大礙,只是心態使然。最大攝氧量區間的訓練,這周已經第五周了,也是最後一周,星期五還有一次,如果沒有意外,這階段的訓練是有穩定達成設定的,可以安心地進入下一階段。

2015/04/02


訓練:動態恢復、有氧騎乘
訓練時間:

晨間訓練:50分鐘
主要訓練:1小時34分

訓練路線:室內、固定式訓練台

訓練內容:

晨間訓練:Zone1-2, 70-80rpm
主要訓練:Zone2, 80-90rpm

訓練狀態與結果:


        人有年紀了,真的越來越不耐摔了,摔車到今天瘀青才跑出來,痠痛也到了巔峰...。傷口都結痂癒合了,但全身緊繃的肌肉,來到了極致。
放鬆的踩完,然後徹底的伸展,晚上入睡前感覺肌肉的緊繃有明顯的改善。

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訓練日誌 2015/03/30-31:3月份訓練總結

2015年3月份訓練總結

總訓練時間:67小時05分
(依據WKO+的時間統計,不然其實會更多,軟體會自動扣除停下的時間)      
        整體而言,這一個月的訓練強度比起上個月來要高出許多,總時數自然會減少。而車展與俱樂部聯賽那一周的減量調整,是不再計劃內的,不過目前看起來,對整體的訓練是有正向的助益。對於一千小時一定會有影響,但我並不擔心,畢竟真正目標在哪?在我心中是非常的清楚明確的。每一天的訓練都是一點一滴的累積,按部就班地達成預定計畫。

2015/03/30

訓練:完全休息

備註:原來排定的動態恢復,但是因為前一天摔車的緣故,所以改為完全休息。


2015/03/31

訓練:無氧動力
訓練時間:

晨間訓練:50分鐘
主要訓練:1小時33分

訓練內容:

晨間訓練:有氧騎乘
主要訓練:24趟,15秒,Zone 5以上,每趟休息15秒。

訓練路線:室內、固定式訓練台
訓練狀態與結果:

        早上晨練的有氧騎乘後,心中就安定許多了,因為摔車的事故似乎對雙腿影響不大。不過,畢竟不再年輕,到了下午肩頸、背部的肌肉越來越緊繃。
        下午的主要訓練,花了比較久的時間進行熱身,讓肌肉、心肺都完全熱開了才開始進行。原本評估會比前幾次要艱難,出乎意料的竟然做出不錯的成績。當然,痛苦依舊...畢竟,無氧是我很不擅長的。



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

訓練日誌 2015/03/29:摔車了

        躺在地上,視線望向天旋地轉的天空,四周一片寂靜,只剩粗重的呼吸聲。右髖、右手肘一陣又一陣的刺痛,提醒著:摔倒了!摔倒了!這時才回神過來,心想:可惡!怎麼跌倒了?明明知道這季節春雨後的山徑特別濕滑,要小心,別太快,怎麼還是跌倒了?訓練未完成,還要爬一座山,還能繼續嗎?單車有沒有壞掉?
        我躺在地上如電影鋼鐵人受損故障後,依序確認系統的運作正常與否:頭部最先著地,撞到了,有點頭暈,還好有安全帽,應該有一點腦震盪。左邊沒問題。右邊受傷了,還可以動。手肘應該有擦傷,但應該不影響...,逐一的評估自己的身體。接著,爬起來坐在地上,還是覺得頭暈,應該是有輕微的腦震盪,錯不了!
        休息幾分鐘後,站起來,撿回水壺,檢查單車。發現,變把擦傷了,車架無恙,較嚴重的是後變速器上有撞痕,且往輪子的方向傾斜,但看不出來是後勾爪或是後變撞彎。
        可惡!接下來的訓練怎麼辦?還一座山...。心理對於訓練無法繼續,一直耿耿於懷。
        接著,我嘗試修復機械的問題,用力地的扳動後變,讓他盡量地回到原來的位置,讓我可以騎下山回家,或是繼續接下來的訓練。調整完畢後,跨上單車,小心翼翼地繼續通過濕滑崎嶇的路段下山,沿路地的每一個震動,都感覺腦袋也跟著在晃。
        該繼續訓練嗎?或是回家?在下山的途中,這兩個念投開始在心裡拔河。
        下到山底,我開始嘗試繼續訓練,往上爬另一邊的山路,幾分鐘後,頭部實在很不舒服,而且後變速器也不太靈光。此時腦中出現了一句話: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材燒,遂決定掉頭回家。
        回家後,發現安全帽摔裂了,而且是太陽穴的位置。心裡暗自心驚:還好我一直都戴著安全帽,不然一定頭破血流,倒在那山徑上,三天後才會有人經過發現...。
        清理傷口,整理完一身的狼狽,一邊吃午餐一邊想著:對於騎車、比賽、訓練如此的義無反顧與堅持,這到底是怎麼樣的偏執?明明知道那路線一定很滑,為訓練的效率還是去了;明明已經摔傷,有輕微的腦震盪,車子也已經故障,竟還擔心著訓練因此受到耽擱與影響,嘗試著完成預定地練習。這或許是要成為一個優秀自行車選手必備的特質吧!長時間的忍受痛苦,與不舒適奮戰,風雨、泥濘、傷痛都是一部分,習以為常了,方有機會出類拔萃。
我喜歡這樣的小徑,但是春天總是特別濕滑
拍完這張照片沒多久就摔車了

2015/03/29

訓練:爬坡
時間:4小時32分07秒
爬升:1932公尺
訓練內容:30-40分鐘,4趟,Zone 3-4 ,爬坡訓練
訓練路線:知本電台、利嘉林道
訓練狀態與結果:

第一趟的爬坡:由知本樂山方向上知本電台路段,路面過於溼滑,所以有一段牽車,未能達到設定之功率區間,若拉掉牽車的部分,則有完成設定目標。
第二段爬坡:由台9線方向上知本電台,做出不錯的水準。
第三段爬坡:利嘉國小上利嘉林道,前段也都達到設定的區間,後段在陵線的路短發生摔車。
第四段爬坡:摔車因故,無法繼續。


摔裂了,剛好在太陽穴的位置

2015年4月7日 星期二

訓練日誌 2015/03/28:牛與鷺鷥

        又是熟悉的197,今天在這邊騎了7趟,第一趟熱身上去時,見路邊有成群牛與白鷺鷥,畫面協調且美好,心裡想說:待會最後一趟練完來拍個牛與鷺鷥好了。當進入真正的鍛鍊時,牛跟鷺鷥就看不到了。當地七趟完成牛在路邊依然,但鷺鷥已經飛走了。
        這幾年,在這段路不知反覆地騎了幾次,對於這裡的一切、四季的景致了然於胸。放眼望去,天寬地闊盡收眼底。然進入訓練時,專注讓一切縮成了一個點。道路、美景,好像變得沒有意義,只有數據:時間、功率、心跳...。接著數據不見,只有眼前的路以及每一個"當下"。隨著科技的進步,訓練資訊越來越即時、透明,越來越豐富,如果要練的經濟、有效率,數據是必要的。但有時候,最需要的只是看著遠方和道路旁的牛群與鷺鷥。所以,別忘了抬頭欣賞四周的一切。

2015/03/28

訓練:最大攝氧量
訓練時間::2小時23分
總爬升:1140公尺
訓練內容:6趟,6-4分鐘,功率區間:ZONE5以上
訓練路線:197縣道
訓練狀態與結果:

        這一個階段的訓練已經到第四周了,這一周,終於看到一些成果,做出穩定且應該有的數據。一開始的時候還有些許的疲勞感,但是在第一趟中強度的熱身後就已經消失。接下來的六趟只有第四趟掉出設定範圍,但是還在標準內。六趟結束,帶著疲憊、滿足的心回家,迎接開心的周末下午。


 



2015年4月6日 星期一

訓練日誌 2015/03/26-27:品質

        曾經跟一位車友聊天,他說他很認真,每天早上一清早起床訓練,會出門騎車2小時,而且出門騎車前他會先做重量訓練,內容有啞鈴、伏地挺身、蹲舉等等。重點來了,練完重訓再騎車,那麼他騎車時可以做什麼訓練?效果如何?我認為能做的不多,因為重訓做完後,肌肉的疲勞會使很多的訓練無法執行,就算做了也沒多好的品質。

2015/03/26

訓練:FTP
訓練時間:2小時16分
訓練內容:20分鐘,3趟,92%FTP
騎乘路線:訓練台
訓練狀態與結果:

        3趟全數在設定的強度內完成,但很不輕鬆就是了,這是因為昨的VO2MAX訓練的關係。FTP的訓練就是如此,對肌肉、身體疲勞恢復與否的品質要求不是那麼高(相對於VO2Max訓練),但是不會有一次你是可以輕鬆完成的。今天訓練所得到的數據,再來檢視我的FTP設定值,可以確定目前FTP設定值是很合理的。

2015/03/27

訓練:動態恢復、有氧
訓練時間:晨間+主要訓練=2小時36分
訓練內容:

晨間訓練:動態恢復
主要訓練:有氧

騎乘路線:訓練台
訓練狀態與結果:

       連續兩天高負荷的訓練,當然就是放鬆了,讓身心喘口氣。今日做功:1500KJ。以消耗熱量與降低體脂為目標,慢慢的把體重調到賽季的狀態,別再重蹈去年的覆轍了。



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訓練日誌 2015/03/25:有時候只須讓自己知道自己可以

        近半年來的訓練,我的心跳率一直無法達到過去的最高心跳率,讓自己不禁的懷疑是否年齡的關係,最大心跳率降低了。如果真的是如此,這代表一件殘酷的事實:我在高強度的表現開始有下滑的跡象。在上周的比賽後,我在電腦上看到久違的數據。原來,我還可以,如此一來心裡就踏實許多。今天在進行訓練時,功率已經到了,已經覺得很難捱了,勉強地轉動眼球,看心跳率,還沒到,還有空間,所以還可以撐一下。就這樣,完成了訓練,並且看到了進展,上週做不到的,今天完成了。
        訓練總是在週而復始的循環中求一點點的進展,不必求多,有時候只須讓自己知道自己可以,那麼就有那麼一點的可能。

2015/03/25

訓練:最大攝氧量
訓練時間:

晨間訓練:50分鐘
主要訓練:1小時54分

訓練內容:

晨間訓練:有氧
主要訓練:6趟,6-4分鐘,功率區間:ZONE5以上

訓練狀態與結果:

        今年5min最佳,前四趟完成,第五趟低標,第六趟未達。

訓練日誌 2015/03/23-24:動態恢復

        何謂動態恢復?這是有幾位車友看了我的訓練日誌之後,向我問的問題,我在此簡單的做一個說明。動態恢復是訓練後的一種恢復的方式,有別於完全的休息。通常會安插在訓練課表間歇中間的休息、訓練結束後或是連續訓練一段時間後以單獨一天的方式執行。方法原理如下:以35-60%最大攝氧量左右的強度進行運動30-60min,提升攝氧量、血流量,加速身體循環促進代謝廢物排除。

2015/03/23

訓練:Day Off, 休息日(完全休息)

        連續2天的比賽與交通來回的火車麻煩,身體真的得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所以這一天是全休息日,且晚上安排了深層的指壓按摩。恢復、休息也是訓練重要的一環。
(火車麻煩過程詳見以下連結:去乘:http://fanyungyi.blogspot.tw/2015/03/21050316-20.html;回程: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0202916221101531&id=1683000894&pnref=story)

2015/03/24

訓練:無氧動力
訓練時間:

晨間訓練:50分鐘
主要訓練:1小時36分

訓練內容:

晨間訓練:有氧
主要訓練:15-30秒,30趟,功率區間:ZONE6以上

訓練成效:

        經過比賽的刺激(繞圈賽該天的最大心跳與平均心跳都到了以往的最大值),找回身體在承受高強度時的感覺,再加上一天的休息恢復,今天騎起來可以感受到冬季以來遺忘許久的力量回來了,而數據也是這樣顯示著。